近日,網上有爆料太原某幼兒園因為老師誤開紫外燈,最終導致30余名小朋友的眼睛被灼傷脫皮并且視力下降。在大家為兒童感到惋惜,對當事老師的不負責以及學校的無作為規避責任感到憤恨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該思考一個話題——科學儀器的規范操作和安全操作。
無論如何,老師與學校應該對這件事作出解釋并負起責任這點無可厚非,至于如何評價學校拒絕家長討說法、懟記者的行為,這里也不多做評價。小編站在儀器人的角度,想到的只有兩個問題:首先,為什么學生已經進入校園了,但是用于消毒的紫外線燈設備并未及時移除?其次,老師作為校內人員,為什么沒有辨別紫外線燈的能力,或者說為什么學校沒有給學生和老師科普過關于紫外線燈的安全規范?
事實上,現在紫外線消毒燈并不少見,由于簡單便攜、效果好、無二次污染的特點,紫外線消毒燈在家庭、學校、實驗場所都有較為廣泛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量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直接損傷,而用紫外線消毒需要照射達到一定的劑量,所以使用時一般會由熟悉操作的人員進行,并且使用時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消毒場所,消毒完成后為了確保儀器不被破壞以及群眾安全,應該及時撤除收納起來。
很顯然太原這所幼兒園既沒有做到及時拆除,也沒有對相關人員進行科普,換言之學校沒有在紫外線燈規范操作和安全操作上下功夫。
當然,不重視規范操作和安全操作絕對不停留在紫外線消毒燈的使用上。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實驗室建設的大力扶持,越來越多的精密儀器開始在實驗室里出現,但是,功能的強大同時也意味著操作要求的提升,許多實驗室儀器更是在包裝上就多次強調嚴格按照說明書指示操作。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不以為然,認為只要能得到準確的結果,沒有必要拘束于說明書上的條條框框,殊不知在精密儀器面前,沒有規矩不但達不到精準的結果,還有可能破壞儀器、導致實驗的失敗,甚至會直接傷害身體。
以體視熒光顯微鏡為例,作為一種以紫外線作為光源的特殊儀器,樣品需要接受紫外線的照射。一般來說,使用體視熒光顯微鏡的過程是先樣樣品放置于載物臺,開啟熒光顯微鏡、啟動紫外燈,并且要時刻注意紫外燈的啟動頻率和工作時間,以及調節光源時要帶上防護眼鏡。正常來講,使用得當可以讓研究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不重視這些說明書上的細節,不但會縮短紫外燈壽命,影響觀察精確度,更有可能讓使用者的眼睛受到永久性損傷。
顯然,現在科研儀器已經大范圍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但是在儀器帶給我便利的同時,我們更加應該重視儀器的相關安全問題,對于紫外消毒燈這種儀器設備,除了開展一定的科普外,更應該配置專員協助使用。科學儀器的規范操作和安全操作應該做到普及和重視,最后希望同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