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你擔心了嗎?家用空氣污染檢測以及空氣凈化設備來勢洶洶,你是在盲目選擇還是理智消費?
“朝九晚五”的工作,兩點一線的生活,家和公司,往往是很多人24小時的大半。另外一些零散的時間,是在餐館,還是在圖書館,或是在體育館、博物館、游泳館、健身房、酒吧、地鐵、公交?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室內”在絕大多數人們一天的日程上都算得上占據了半壁江山不止。正是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室內污染”也才越來越受重視,所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氣都希望是潔凈無污染的。
不過呢,就現代生活場景而言,建筑家裝、臨窗馬路、比鄰施工、樓下小吃、室內抽煙等,逐步匯聚成了多種多樣的室內空氣污染。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分析,所有原因中,通風不足占比過半,室外來源超過10%,室內污染本身則有17%左右。
鐘南山稱,按照每個人每天呼吸2萬多次的頻率來看,差不離就是1萬多升氣體的往復置換。以人們80%停留于室內的平均值為基礎,這意味著如果室內空氣污染物含量超標,影響甚至比室外污染還要大。
二氧化碳、甲醛、笨、塵螨、霉菌、粉塵顆粒物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室內污染物,來源無法盡述、成分不算簡單,也很容易被人忽視。我國環境工程專家侯立安院士提出,修訂完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體系是當務之急。
據悉,《室內空氣質量健康評價標準》制定已經在路上,今后關于室內空氣質量評價、室內空氣如何算得上污染,屬于哪種程度的污染等問題,都將有更為科學和統一的標準。業內專家稱,這無疑將緩解室內空氣有害物超標矛盾,研究出可行性更高的優化解決方案。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對民眾的室內污染知識普及,規避因為一知半解而陷入思維誤區的現象發生。
例如,已經是“三人成虎”的裝修污染,在人們意識里被放大,而其實其在室內污染中的占比還不足5%。因此,只能說裝修污染值得警惕,卻不能因此忽視更有威脅的因素。
又例如,室內污染引起的“恐慌購物”,過于依賴快檢數據,實際上是有些偏頗的。專家提醒稱,快速檢測不失為一個便利,且容易觸及的室內污染檢測手段,但是結果更多的具備參考價值,不要盲目夸大檢測數據。
還有,室內空氣污染是一個“有來有往”的過程,并不是說今天有,明天治,以后就都不會出現了。形成長期預防意識非常重要,比如勤通風,養綠植,就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自然,隨著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這樣的針對室內污染而生的環保設備的誕生,越來越多家庭也傾向于購買和使用。一方面,更多關注家具、壁紙、地板、油漆等產品的環保標準,另一方面從家用檢測設備到空氣污染凈化設備,都成為了家居生活的標配。
這也就是,在市場經濟下的另一條保障室內空氣質量的“錦囊妙計”。但是也要注意到,正是因為室內空氣凈化設備市場火爆,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給予了這個新興產業無限可能,所以“亂入局”的情況無可避免。
瀏覽幾大主要電商平臺的品牌目錄就不難發現,大大小小商家,聽過名字沒聽過名字,價格高價格低的,混成了“一鍋粥”。至于到底是你好還是他好,或者是其實你們都不好,很多消費者也只能看到流于言表的宣傳和一些似懂非懂的參數。
再進一步,侯立安院士也指出,在這個圈子,其實國內品牌掌握的核心技術比較少。“雜、亂、散”大約就能概括目前的空凈市場現狀了,標準不夠精細、監管不夠嚴密、利益難以平衡、技術創新力不足等,均有之。
規范整個室內空氣凈化設備市場是板上釘釘的任務,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開始逐漸趨于理性之后,比較性消費和功能性消費將助推產業加快完成優勝劣汰的轉換。競爭白熱化,市場起伏明顯,這都是一個自然的過渡過程。
所以,盡管數據顯示,2018年前四個月,凈化器市場規模同比下滑35%以上,依舊不能阻擋市場熱情。新風系統引領了一波新風向,更是恰如其分地接駁了室內空氣凈化設備的高速發展曲線。
品質追求,永遠是長久立足的動力。高端化、智能化、節能化、健康化、低能耗化,都是看得見的環保家用產品的未來。之于室內凈化也是如此,相關設備不斷經歷轉型和進化,爭奪更廣闊的海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