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主要創新指標進入世界前列,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無論企業家還是專家學者,對面臨的挑戰都保持相當清醒和理性。
“我們的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還有較大差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方晉說。
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第一,高質量科技論文產出居世界第二,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不過,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中,中國維持10年以上的發明專利擁有量,仍在29個領域少于國外。
“專利數高,但不代表專利質量高,更不等于科技實力強。”好孩子集團研發高級副總裁涂祖宏認為,中國專利的質量總體不高,高科技領域的重大發明還比較少。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也坦言,中國部分領域專利布局尚存不足,高價值核心專利仍需大力培育。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應變“專利”為“動力”,大力培育高價值核心專利,并利用后發優勢,縮小與領先者的差距。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數字商業市場,市場規模可以降低創新的門檻,有利于更多創新出現。同時,要堅持在開放中創新,及時學習和借鑒世界上的最新成果。”方晉說。
徐佳賓則認為,未來的開放創新應該是雙向的。中國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違法打擊力度,創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