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5月20日,17個工業國家的高級外交官相聚在巴黎簽署了《米制公約》,同意使用十進制的米制計量單位,以簡化國家間的貿易、結算及計量,勾畫了未來世界計量的方向和框架。與此同時,成立了國際計量局 (bipm),負責保持米、千克單位以及現今國際單位制(si)最重要的計量單位;還成立若干委員會和工作小組,有的存在至今,成為世界計量學界的最高技術權威。現今,已有48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公約,包括了所有主要工業國家。我國于上世紀70年代末簽署了《米制公約》。計量單位制已由米制發展為現今的國際單位制并被各國普遍接受。
2000年5月20日,在紀念世界《米制公約》簽署125周年之際,國際計量大會(CIPM)的官員和出席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URSI)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精密電磁計量學術會議(CPEM)的計量學家在悉尼天文臺集會,建議每年的5月20日為“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后由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第21屆大會批準確認,規定2001年5月20日為第一個“世界計量日”。這就是“世界計量日”的來歷。
“世界計量日”這一天,許多國家都會以各種形式進行慶祝,如邀請政府官員、科技與工商業界領袖參加計量講座,向公眾特別是青年學生開放計量實驗室,舉辦計量展覽會,報刊、雜志開辟專欄、出版特刊等,普及計量知識,加大計量宣傳力度,以引起全社會對計量的關注,使計量在推動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世界計量日”的確定,使人類對計量的認識躍上一個新的高度,也使計量對社會的影響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為什么“世界計量日”如此重要
計量是研究測量的科學,是所有科學賴以發展的支柱。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商貿、醫療、國際貿易,到最尖端的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計量時時刻刻都得到實際的應用。計量學是所有科學發展的技術基礎,它的重要作用無需人們頌揚。任何工業產品、商業交易、科技成就、科學實驗的背后不可能沒有計量的支撐。雖然人人需要計量,處處利用計量,但計量的意義和作用卻很少為因計量受益的人們所認識和理解。這是國際組織把每年的5月20日作為世界計量日的原因之一。通過慶祝世界計量日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充分地認識計量,自覺地使用計量,有力地支持計量,使計量更好地為工業、科技、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服務。
正確認識計量的經濟效益
在經濟社會中,追求經濟效益是許多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計量的經濟效益除檢定、檢測的顯性效益外,主要體現在維護正常的經濟、市場秩序,保證公平的交易,打破技術性國際貿易壁壘,提高產品質量,正確評定科研、科技水平上。據統計,在工業化國家,計量對國民生產總值(GNP)的貢獻占4%~6%,計量的投入/效益比達到1/(5~37)。應該說,計量的經濟效益是很高的,特別是在高科技的航天領域,計量上的任何微小的差錯有可能導致整個航天工程的失敗,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1999年,國外一枚探測火星氣象的衛星,就因為計量數據單位上的差錯使衛星沒有進入預定軌道,進入火星大氣層損壞。僅太空飛行器本身的造價就達12500萬美元。可見,計量對保證產品質量、可靠、安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難怪一些精明的企業家認為,計量是“造錢的機器”,加強計量是企業“降低成本,最容易實現的一種手段。”
由于計量的隱性經濟效益并不被人們所普遍認識,廣泛宣傳計量的地位和作用成為計量學家的一個重要任務。開展“世界計量日”活動,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