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發展新浪潮強襲之下,國際標準愈來愈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標準修訂和標準國際化,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在世界標準制定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而標準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提高我國產品服務質量,發展市場經濟和對外貿易,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到“十三五”末,要完成1000項中國標準外文版的制定。同時,要不斷加大國際標準制定和轉化應用的力度,2020年底前,主要消費品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從86%提高到95%以上。
深化標準化改革是切實提升民生和公共安全的必經之路。持續推進標準與認證、計量、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是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的必然選擇。 另一方面,借助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全方位提升標準建設體系,從標準擬建到標準實施,標準信息反饋、標準考評每個環節都應加強重視,最終促進標準質量水平全面提升。
近日,進一步推動標準化工作,充分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和推動標準化領域的科技進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2018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名單。GB/T 15244-2013 微束分析 硅酸鹽玻璃的定量分析 波譜法及能譜法等59項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其中一等獎9個,二等獎20個,三等獎30個。
據整理統計,其中與儀器行業密切相關的包括ISO 18664:2015 中醫藥 - 中藥材重金屬檢測、GB/T 15244-2013 微束分析 硅酸鹽玻璃的定量分析 波譜法及能譜法等4項標準、Q/GDW 11040-2013 電力需求側管理項目節約電力電量測量與驗證通則等20項標準以及ISO 17599:2015 技術產品文件 機械產品數字樣機通用要求和承壓設備損傷模式識別等7項標準。
新時期下,標準化工作面臨著更新、更高的要求。標準化改革要想實現新突破,需要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不斷拓展標準化工作領域,充分釋放企業等社會主體標準化創新活力。
當前,標準化事業發展正處于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提升標準工作效益化、質量化發展刻不容緩。